時下,隨著智能手機的盛行,利用手機軟件掃描條碼獲取產品信息,成為筑城不少市民的習慣。不過,專家稱,這種方式獲得的結果只能作為參考,并不能以此認定商品的真?zhèn)巍?/p>
手機“掃一掃”
使用率有點高
“有條碼的,我一般都會‘掃一掃’?!奔易〈鬆I路的王師傅說,逢年過節(jié),親朋好友都會送一些茶葉、酒、煙等,隨后他會掏出手機掃描一下產品的條碼。一方面可以掌握產品的價格,便于回禮;另一方面辨別產品真?zhèn)?。從前年開始使用智能手機以來,上到數(shù)千元的紅酒,下到幾元錢的零食,掃一掃成了他了解產品信息的主要途徑。
記者隨后采訪了50名市民。結果顯示,有37人使用智能手機,其中31人手機中安裝了類似的條碼掃描軟件。超8成人利用軟件掃描過商品。
真貨能識別
假貨漏網(wǎng)了
“掃一掃”真能準確查詢價格,辨別真?zhèn)螁??記者隨機選取了三個真品和兩個假貨進行條碼掃描。
在對包括某品牌護膚霜、某品牌洗發(fā)水和某品牌果汁的條碼掃描中,軟件很快公布了所屬產品品牌和名稱,顯示的價格也與記者所購買的價格出入不過0.1元。
但對確定為假煙和假酒兩款產品掃描中,軟件同樣“識別”出了產品名稱,并顯示出和市面上銷售的真品一致的價格。
專家:掃描條碼辨真?zhèn)?,并不靠譜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貴州分中心相關專家介紹,條碼掃描應用范圍涉及物流、倉儲,圖書館,銀行,pos收銀系統(tǒng),醫(yī)療衛(wèi)生、零售商品、服裝、食品服務以及高科技電子產品等各個領域和行業(yè)。以物流業(yè)舉例,物流中貨物分類,庫位分配,庫位查詢,進出庫信息,進出庫盤點,產品查詢等,如果用人力去做,費時費力,出錯率高。有了條碼技術后,查詢貨物不需再耗費大量人力去翻查種類繁多的出進貨單據(jù),只需在電腦上輕輕一掃,所需貨物型號、經銷商、進出貨日期,經辦人等詳細資料一目了然。
該負責人同時提醒,雖然條碼技術編制復雜,仿造卻不困難。近年來,偽造、冒用、使用注銷商品條碼、非法轉讓商品條形碼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不法人員購買一個真品,將其條碼復制,隨后“克隆”出無數(shù)條碼顯示為真的假貨的情況確有存在。
另外,“掃描”軟件都是公司行為,數(shù)據(jù)可能存在未按照國家強制性規(guī)定進行采集,其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無從保障。因此,利用手機掃描條碼軟件獲取的結果只能作為參考。確保所購產品的真實性,還是應綜合掌握賣家資質、產品包裝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