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不僅是人類溝通的重要工具,甚至開始承擔起支付的重任?;谝苿悠脚_的在線支付工具已經(jīng)非常普及,包括國外的PayPal、Venmo,國內的支付寶、銀聯(lián)錢包等等,而蘋果、三星、谷歌等巨頭目前專注于手機接近式移動支付,旨在代替?zhèn)鹘y(tǒng)的現(xiàn)金和信用卡。但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便是安全性。
保證移動支付安全性的幾個有效方法
近日國外媒體報道稱,國外社交+支付應用Venmo對其安全性不足的問題進行了道歉,事件起因在于一位用戶投訴稱,有人黑入其Venmo賬戶并轉賬了2850美元。這位用戶馬上向大通銀行反應,迅速得到了退款,而Venmo的支持團隊則在兩天后才與其聯(lián)系。
顯然,移動支付的安全性似乎面臨一些質疑。一份報告顯示,即便是以指紋支付驗證為基礎的Apple Pay,黑客也能夠通過一些手段繞過其驗證系統(tǒng)。那么,究竟有什么有效的方式能夠保護手機錢包、手機支付應用的安全性呢?不妨參考下面幾個重點:
1. 雙重身份驗證
雙重身份驗證的好處在于,即便用戶登錄了手機支付應用,輸入密碼后,仍需輸入驗證碼才能完成支付。也就是說,如果有人知道你的支付賬戶和密碼,希望通過網(wǎng)頁進行支付,沒有驗證碼依然是無法實現(xiàn)的;而即便手機被盜,小偷基本上也不會知道你的密碼,所以無從下手。
2. 使用官方應用商店的支付應用
顯然,越獄后的iOS設備及Android設備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主要來自于非官方驗證的應用。所以,不要從任何非官方應用商店下載安裝支付應用,因為它們都可能存在盜取用戶信息的惡意代碼。
3. 加強設備本身安全性
如果你的手機內置指紋傳感器、同時支付應用又支持指紋驗證的話,那么一定要開啟這項功能;如果不支持,最起碼要設置一個額外的鎖屏密碼。另外,安全專家還建議用戶查看手機的隱私設置,確保應用程序訪問權限的合理性。
4. 使用信用卡而非借記卡
如果使用手機支付應用購物,在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將信用卡綁定到支付應用中,而非借記卡。主要原因在于,一般銀行的信用卡都擁有補償條例,比如用戶遭到盜刷時可補償一定金額,但借記卡往往沒有。
5. 使用可信任的因特網(wǎng)連接
如果是在咖啡廳、餐廳等公共區(qū)域,建議不要使用公共WIFI進行支付。因為一些黑客往往喜歡潛伏于此,通過駭入安全性較低的公共無線網(wǎng)絡來獲取用戶信息。即便你的支付信息是加密的,也有可能被手段高超的黑客破解,從而獲得支付賬戶、卡號、密碼等信息。
6. 設置賬戶更改警報
通常來說,支付服務都擁有一些賬戶改變警告的通知設定,比如改變密碼、支付行為、綁定手機終端等等,將這些服務都開啟,有助于我們即時了解支付賬戶的變化。同理,信用卡也廣泛支持消費短信、微信提醒服務。
7. 確定轉賬人信息
這個部分其實不僅僅適用于手機支付,任何線上、線下的轉賬,都應該首選確定好轉賬人的信息。不要輕信一些所謂“房東”、“好友”,一定要在充分確認對方身份時,再進行轉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