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信用卡因交易便捷、可以透支等優(yōu)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越來越普遍。但隨之而來的就是信用卡盜刷問題,信用卡被盜刷了,誰來背鍋?下面小編為您介紹一下盜刷信用卡的形式有哪些,誰該對被盜刷信用卡負責的相關問題。
一、盜刷信用卡的形式有哪些
1、直接盜取信用卡及其密碼
不法分子事先在ATM機安裝吞卡裝置截取真卡、偷窺密碼;在持卡人辦理業(yè)務時在旁干擾伺機掉包真卡。在獲取了他人信用卡后在銀行柜臺或者ATM機上取現(xiàn),或者在特約商戶刷卡消費。
2、竊取信用卡信息及密碼
不法分子通過在ATM機、自助銀行的自動門刷卡器或POS機等設備上安裝假鍵盤、攝像頭等裝置獲取持卡人的卡片信息,克隆一張新的擁有持卡人信息的卡,然后再利用克隆卡去取現(xiàn)或刷卡消費;或者通過電話、短信等欺騙手段套取持卡人的信用卡信息盜取金額。
3、是撿拾或盜取了他人信用卡,冒充持卡人身份掛失、注銷或更改密碼后伺機盜取或盜刷卡內資金。
二、誰該對被盜刷信用卡負責呢
信用卡盜刷涉及到盜用人、發(fā)卡銀行、商家及持卡人四方主體,所以,我們可以根據(jù)發(fā)卡銀行、商家及持卡人是否存在過錯及過錯的程度來判定各自應承擔的責任及賠償比例。
1、盜用人:第一責任人
從民事角度出發(fā),盜用人與持卡人之間是侵權責任關系,應當按照《物權法》和《侵權責任法》的規(guī)定,承擔返還該筆財產的責任。從刑法角度講,盜用人如果盜刷的數(shù)額達到一定數(shù)額則構成盜竊罪,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2、發(fā)卡銀行:安全保障義務
銀行與持卡人之間形成合同關系,銀行有義務提供必要的安全、保密的交易環(huán)境,以保護持卡人的財產安全。銀行未盡到安保義務,即構成違約,應當承擔相應違約責任。比如,持卡人在ATM機上辦理業(yè)務時,其信用卡賬戶信息和密碼被犯罪分子安裝的設備竊取。同時,銀行并未在ATM機周邊設置提醒,警示標示。那么銀行未盡到提醒義務、安全保障義務。
3、特約商戶:合理審慎義務
作為銀行特約商戶,當持卡人憑信用卡簽名消費交易時,應按特約商戶受理協(xié)議,盡到謹慎的注意義務,認真核對持卡人在POS交易憑證上簽名是否與卡正面凸印的拼音、卡背面簽名條上預留的簽名相一致。如果,商戶未此義務,致使他人信用卡被盜刷,則存在一定過錯,應當承擔相應民事責任。
4、持卡人:妥善保管義務
持卡人應當妥善保管信用卡,因丟失或將自己的卡交由他人使用信息泄露導致被盜刷,持卡人則需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上述就是關于盜刷信用卡的形式有哪些,誰該對被盜刷信用卡負責的相關問題。如果您有問題請撥打律師電話,我們將會為您作出詳細解答。